“沿着县城环山道一路向前,路两旁笔直的水杉、银杏、刺槐一步一景,不愧有‘最美乡村公路’之称,还有那漫山遍野的色彩更是美得不可言表,让人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古朴和静谧。”游客杨女士一边拍照一边说。
秋天的留坝神奇而俊美,来往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县域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
生态先行筑牢经济发展优势
留坝县位于秦岭南麓腹地,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大秦岭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区,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曾经,该县也走过毁山伐林“靠山吃山”的发展道路,一夜“暴富”的惨痛教训,不仅富民强县的目标没有实现,还造成了水土流失,生态日益恶化。
创收与生态如何抉择?面对考验,留坝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淘金、采砂和矿山开采企业,从源头上斩断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且积极推进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使森林覆盖率达91.23%,林木绿化率达92.97%。
一手抓区域造林增绿,一手抓城乡环境整治。近年来,该县解决了城乡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各村还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大力推进“三不三化”(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不乱堆杂物,净化环境、绿化家园、美化村庄),教育引导农村党员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如今的留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村庄整洁。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首批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13家之一、西北五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殊荣。
绿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该县江口镇柳川沟村食用菌种植大棚,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肥硕的香菇争相探出脑袋。棚外,村民钟文坤正忙着拌菌料,几个村民动作娴熟地装着菌筒,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18年,在村两委的带动和帮助下,钟文坤开始种植香菇,今年规模已发展到6万棒,成了十里八村的“致富能手”,年收入10万元以上。他说,现在种植技术越来越好,销路也越来越广,以后还会继续扩大规模,让日子越过越好。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思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使得以食用菌为代表的“四养一林”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土地进行流转,帮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适合县域的绿色发展之路。
记者从该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留坝县已取得香菇、木耳、土蜂蜜等11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集体商标,建成各类产业基地210个,发展食用菌3500万筒,养殖生猪2.59万头,土鸡35.7万只,中蜂养殖4万群,中药材留存面积达3万亩,8200余户镶嵌在“四养一林”产业链上,通过村集体分红、入基地自主发展、参与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户、监测户全覆盖,可实现人均增收6800元。
精品民宿为全域旅游添色彩
秋天的留坝最美当属于那棵4000年银杏树,金黄的银杏叶像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蔚为壮观。离开银杏树一路往前,路边的秋意随手一拍都是大片。不远处,精品民宿点缀山间,现代化设施与古朴的乡村风情相融合,成为一道亮丽的招牌,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坐落于玉皇庙镇梁家庄的携程度假山庄。留坝秦岭1号联营店自今年10月1日试营业以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入住,成为留坝民宿的一颗“新星”。其项目负责人宴妮介绍,山庄采取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450余万元,村集体年分红超过100万元。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并就地消化绿色生态农特产品。未来将打造成集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高端民宿聚集区。
民宿产业迅速崛起,民宿集群持续出彩、出圈,已成为该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近年来,该县坚定不移实施旅游“一业突破”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了张良庙紫柏山国家4A级景区、中国栈道水世界国家4A级景区、营盘运动小镇、老街休闲街区、最美乡村公路等景区景点。同时,依托秦岭独特的生态优势打造丰富的旅游产品,先后建成楼房沟、道班宿、花筑云山阅等26家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充分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旅游发展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此外,还迎来了“生态+体育”的春天,已建成6个标准足球训练场和1个可容纳2000人的标准足球比赛场,相继承接了国家女足奥运队、山东女足、上海女足等200多支球队、俱乐部集训,承办省、市赛事活动30多场次,累计接待球员和游客近4万人次,不仅点“绿”成金,也为中国体育注入了更多绿色动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现如今,留坝立足禀赋、突出特色,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赢,为全域旅游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