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把“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与打造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结合起来,以创建助力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明确“创星”目标,精准定位强推进
对标高位用足“绣花功”谋篇布局,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联点包抓夯责任。明确县委常委、县直部门分“星”包抓,建立县委常委包片、县级领导抓点、部门单位结对共建、镇(办)书记抓点示范、班子成员蹲点推进机制,构建三级联动格局。分析研判定目标。将评分表细化为166条具体指标,因村制定“特色项目”清单,量身定制“作战图”,对薄弱村“一支部一专班”跟踪提升。健全机制促规范。健全每月调度、定期观摩、考核评议、宣传引导、示范带动、整改落实“六项机制”,采取“听评查看谈鉴审”工作法动态评估。聚焦群众需求,在全市首创“亮承诺促整改”电视问政活动,动真碰硬通报12期96人次。
优化“创星”路径,点题赋能促发展
推行“组织点题、班子答卷、多维考评”机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2022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到35万元以上,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做法在省委《调研与决策》《陕西农村要情》刊发。“金色产业”模式。10万亩金红山茱萸通过“药食同源”认证,气泡饮料“飞地”上市;金鳟等冷水鱼代表陕西活鱼首度走出国门;“琥珀色”蜂蜜浓郁香甜、金丝皇菊长势喜人、高山梯田风吹稻香,“金色”产业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数智赋能”模式。主动融入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建成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和全市首家数字经济专家工作站,以数智引领村集体经济换道超车。龙草坪村建设80万尾“物联网+水产”渔业平台,借助“云蜂箱”年产土蜂蜜40余吨;东岳殿村建成数字稻渔管理云平台,实现一水两用、粮渔共赢;银厂沟村建成抖音电商陕西特产馆,率先建立“党建+”直播间,通过“微党课”“云招商”等形式,培育本土主播12人,累计带货1200余万元。“农旅融合”模式。运用党建美学理念,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全域旅游文创景观。沙窝村围绕全国红色美丽村庄传承挖掘红色资源,建成大熊猫救护繁育基地、全国首家“秦岭四宝”主题携程农庄,带动研学团建发展;王家湾村做优七色草莓、八月瓜等特色水果产业,打造农田帐篷营地、石头画等乡愁记忆,新晋为网红打卡地;岳坝村修缮省级文物“何氏民居”人文院落和茶马古道,建成森林木屋集群3处,打造科普探秘、生态康养一体化露营基地。
激发“创星”潜能,多维发力强后劲
发挥创建活动引领发展功能,激活发展潜力,出台激励创建十条措施等保障机制,推动农村党建提质增效。组织链条强引领。建立“党组织搭桥、金融机构报到”机制,党建引领整村授信4.55亿元,评定信用户5280户。注重把“党建链”融入“产业链”,成立林麝等产业链党组织18个,“一链条一特色”效应初显,贝壳山居、小红书苑等村域精品民宿火爆全网,冷水鱼养殖入选全市唯一国家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专家人才强支撑。创新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和助理员22名、村荣誉书记和发展顾问96名,引进“天汉英才”255人,培育致富能人645人,首次建成省级农业专家工作站1个,申报市级专家站数量及命名列全市第一。区域联盟强合作。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大河坝镇与宁陕县梅子镇、石泉县两河口镇组建“文旅康养”党建联盟,联合打造“陌上花开”“子午梅苑”“子午银滩”康养品牌。该镇十亩地村联合4个村建成全县首家竹制品社区工厂,营业额达100万元。高桥村联合6个村建成食用菌产业联盟,带动355户群众发展袋料香菇100万袋。长角坝镇6个村联合组建文旅公司,组团发展研学旅居产业。石墩河镇3个村围绕引汉济渭集镇建设,加强与西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协作,着力打造林下中药材种植农民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