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漫步在汉中城区,街道旁、公园里、小区内,随处可见绿意盎然、景色宜人的生态景观。绿色,让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7年,我市中心城区成功摘取“国家园林城市”桂冠,五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12%,绿化覆盖率达到41.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75㎡,城市绿化水平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跃然提升。
高点定位,规划引领
“园林城市”不仅反映着城市的绿化、美化水平,也是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还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宜居水平必不可少的依托,更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题中之义。
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公园”带来的福祉,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既是我市“固园”的初心,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围绕“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我市不断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功能、生态布局,提出构建中心城区“三山一江”自然格局,以“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高标准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2018年以来,中心城区累计投入各类国家园林城市巩固提升资金10.78亿元,城区绿化水平、绿化质量和绿化品位显着提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正在汉江之畔熠熠生辉。
以绿靓城,匠心独运
沿江步道,衬托碧水蓝天;青松翠竹,勾勒宜人景致。沿着天汉湿地公园信步前行,平坦干净的休闲甬道随着汉江蜿蜒伸展。天汉湿地公园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都融入了休闲、自然、生态、人文的理念,是中心城区公园建设的匠心之作,充分发挥现代城市水系承担的生态、景观、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这是我市大力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鲜活切片。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鲜明的城市特色这一目标,以游园广场为“点”,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先后建成以天汉文化公园、天汉湿地公园、汉源湖公园、汉中植物园等为代表的综合公园和植物园。建成投用东关里文化运动广场等“口袋公园”18个13.2万㎡,火炬广场等街头广场、景观绿地20个58.7万㎡,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健身、休闲、娱乐需求。以道路绿化为“线”,统筹推进新建道路绿化和原有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对45条新建道路进行了绿化,对10条已有道路进行了绿化改造升级,补栽苗木3320株,绿化面积12000㎡,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四季有花、常年披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道路景观。以庭院绿化为“面”,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采取“拆墙透绿、退硬还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阳台见绿、屋顶造绿”等措施,全面推进廊道、机关、小区、园区、校园等社会面绿化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绿化整体水平。全市共命名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11批次、338家(单位263家、居住区75家),建成区单位附属绿地面积346.92万㎡,单位附属绿地覆盖面积375.05万㎡,居住区绿地面积512.52万㎡,居住区绿地覆盖面积533.78万㎡,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率达到52.08%。
在建成建好的基础上,我市还坚持“三分种、七分养”的理念,细化管护措施,加大管护力度,在规范苗木养护、加强病害防治、加强绿化执法监察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养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共建共享,追绿前行
从不断消失的空中“蜘蛛网”,到精致美丽的“口袋公园”;从连片清除的老旧危房,到功能完善的文化街巷以及精致的立面景观;从路面改造升级,到道路两旁绿化景观提升建设……随着我市近年来一大批城市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惠民工程的相继建成投用,城市更添现代化都市气息,广大市民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
“固园”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要让市民成为最终受益者。截至9月底,我市开工建设“4111+N”项目1642个,完成投资629.6亿元,建成投用775个项目。在“固园”过程中泼墨挥洒的每一笔,不仅构建出山水之城的如画风景,更成为全体市民的绿色福祉。
砥砺奋进绽芳华,扬帆起航风正劲。一串串数字,记录了汉中建设美好家园的辉煌成就;一条条举措,助推了汉中持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的铿锵脚步,更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的坚定决心。
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让汉中的山更青、水更绿、城更美,努力为汉中人民创造出更加优美舒适、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