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西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打造和美幸福乡村

        近年来,西乡县全面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传承孝善美、绘就生态美,着力培育乡风美,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赋能文明实践,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家园,向美而生,美美与共,链接起幸福乡村美好愿景。

        汲续精气神,培育乡风美

        晒家训,比美德。建好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入乡村,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着家风家训、卫生评比、星级文明户标识,引导群众将“文明”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枣园村24孝文化墙、堰口镇文明乡风一条街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县推广传世家训1190条,悬挂家风家训牌近4000余块。

        晒幸福,比孝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西乡县以《关于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抓手,以“十个一”工程建设为基础,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深入评选“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近年来评选出52名“汉中最美系列人物”,500余人被评为县级道德模范。推选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市级劳动模范2人,县级模范、文明家庭、“好公婆”等20余人。

        晒文化,比内涵。深入开展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影响和感召村民弘扬新风、摒弃陋习。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模式,说事说理、评贤带后、教育引导,教化民风,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打下坚实基础。

        晒亮点,增机制。在“一约五会”的基础上,西乡枣园村还增设了“环境卫生监督委员会”,在全县率先开创了“一约六会”机制,通过每月开展环境卫生评比,用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不文明行为,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一约六会”的作用下,全村红白事宴席缓办、简办20余起。

        “靓”出新颜值,绘就生态美

        做好“花”文章,让乡村有“颜值”。全县确定了21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社区),其中重点打造城南街道办五丰社区、杨河镇高土坝社区、沙河镇桐车村、堰口镇三合村、城北街道枣园村等示范点。运用多种形式,提升农民素养,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白墙黛瓦只是它形象的一部分,种花养花已成为日常。全县各村的房前屋后、村头巷尾都是花,“金秋菊花展”已举办3届,展出各类菊花500余种、12万余盆,累计带动就业30余人,实现花卉产业和旅游产业“美丽融合”,也提振了枣园村人的“美丽底气”。

        走好旅游路,让“颜值”增价值。按照“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品牌定位,将10个镇(19个村)文化资料串连打造农村精神文明综合体,形成“文化专线+精神文明+文化活动+文旅融合”的地域文化品牌,打造峡口茶叶特色小镇、农耕五丰等文化产业群,赋予农副产品文化元素,让农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示范线带来的好处。在巩固茶产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有机蔬菜、黄菊、大樱桃产业投资发展,将枣园村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的乡村旅游4A级旅游佳境。通过新建1058亩原料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500多户茶农从事茶事活动,每户增收1000元;流转土地263.35亩,受益群众达156户。